当前页面: 首页 - 健康教育专题 - 正文
合理控油小技巧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24-05-11   字体:【

一、 保存食用油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第一,建议选择小计量包装的食用油,开封后最好在三个月内食用完;第二,食用油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避光处。可以选择避光的瓶子来保存,不用时将油存放在柜子里;第三,油瓶应远离燃气,避免高温加快食用油的氧化变质;第四,食用油壶可以选择玻璃材质或者安全合格的食品接触级不锈钢。有些家庭为了方便,使用饮料瓶装食用油,这是不正确的;第五,要及时清洗油壶,避免在旧油的基础上增续新油,因为油壶上残留的旧油会加快新油的氧化变质。

二、 “三高”人群适合食用哪些种植物油?

  “三高”人群是指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的患者。宜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

  (1)橄榄油:橄榄油中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酚类化合物,可以调节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下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葵花籽油:葵花籽油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麻酸,可以促进血脂和血压下降,也有利于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健康。

  (3)玉米油:玉米油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甾醇,这种物质可以起到清除胆固醇的作用,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

  (4)茶油:茶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护心血管系统。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度,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5)亚麻籽油:亚麻籽油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减少脂肪的吸收量。还含有丰富的α-亚油酸,这种物质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以及扩张血管,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预防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三、为什么要“控油”

    我国多数居民食用油和脂肪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根据平衡膳食模式,脂肪占膳食总能量的20%~30%较为合理。在过去的40年间,我国居民的脂肪摄入量呈现上升趋势,膳食脂肪供能比在2015—2017年达到了34.6%,远超推荐上限值(30%)。因此应当合理控制食用油摄入量。

四、摄入过量的油脂会导致什么疾病?

    首先,高脂肪摄入可能增加肥胖的风险,因此减少总脂肪摄入有助于降低体重。此外,饱和脂肪摄入过多或占供能比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死亡风险,而增加多不饱和脂肪摄入或供能比则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死亡风险。另外,摄入反式脂肪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因此,保持适度的脂肪摄入,特别是选择健康的脂肪类型,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五、家里炒菜,如何做到用油少,味道好?

    首先需要学会选择用油,了解油的种类和品质。食用油按照品质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级越高,精炼程度一般越高。然而,高精炼并不一定意味着油的营养价值更高,因为在精炼过程中会流失一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胡萝卜素、角鲨烯和B-谷固醇等。

    在烹饪过程中,我们应学会估量油的用量,逐步养成定量取用的习惯。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焰、拌等,有助于减少用油量。油炸食品口感诱人,但在煎炸食物时,容易吸取较多的油,而且高温油炸会产生有害物质,对健康有危害。建议尽量少用煎炸方法,并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

    动物油脂富含饱和脂肪酸,应限制加工零食和油炸食品的摄入。常温下“脆”和“起酥”的产品如薯条、土豆片、饼干、蛋糕、加工肉制品可能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应该控制其摄入量,将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六、科学吃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过“油”不及,总量控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成年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25~30克,过量容易导致肥胖,增加慢性病风险。

 (2)多“油”齐用,兼容并包。不要长期吃一种食用油,应坚持丰富食用油的种类,相互搭配,轮换食用,保持脂肪酸均衡。

 (3)少“油”低温,保持营养。油温过高会损失油的营养,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坚持中华民族低温烹饪的传统,优先采用蒸、煮、炖等比较健康的烹饪方式,养成少油低温的烹饪习惯。

 (4)过“油”不回,弃油不用。油炸食品时用油多,高温之后容易发生聚合、变质,产生有害物质,不宜倒回原来油瓶反复使用,要学会丢弃“废油”。

 (5)现买现吃,过期不用。一般情况下,建议购买小包装食用油,避光低温干燥保存;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盖子,严防空气和水进入;定期清洗油瓶,过期果断丢弃。


后勤报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