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转四川省教育厅四川教育网对我校节能工作的宣传报道
来源:   编辑:   作者: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数:   日期:2013-06-13   字体:【

      内江师院以引进节能技术为抓手大力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教育网2013年05月25日报道

    内江师范学院校区水电管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长期的锈蚀,水路管网渗透严重,电路经多次维修基本符合要求,大量使用机械电表,水表则全部采用传统计量表,公共能耗没有计量装置,实行人工抄表,计量误差较大,水电资源浪费较严重。学生洗浴使用传统锅炉和电热水器,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能耗高,污染重。水电管理力量薄弱。学校水电管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技术力量薄弱,大多数管理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计量抄表、回收和维护工作,缺少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查找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情况,自2008年以来,学校成立了建设节约型校园领导小组,出台了《内江师范学院节约型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并实施了以引进节能技术为突破口的具体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引进空气源热泵技术,实现节能节水目标。2008年,学校启动西区学生锅炉洗澡堂改造工作,使用什么样的供热方式考验着内师人的智慧和勇气。使用传统的煤、气、电,改造成本低,技术含量低,使用范围广,但不节能,有污染,管理成本高。使用最先进空气源热泵技术,尽管节能,但改造成本高,技术复杂,省内还没有一所兄弟院校使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供应商也参差不齐,难以选择。迎难而上是唯一出路,不懂就学,通过招标,最终投入50万元引进了空气源热泵技术对西区学生公共浴室进行了改造。这在当时是全省高校中第一个使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学校。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年便有十余所兄弟院校到内江师院考察学习。随后该校又分期分批对全校学生公寓的洗浴系统进行了空气源热泵改造。通过对这一先进技术的引进,不仅达到了节能节水的目标,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

二是引进智能控电系统,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用电管理。学校现已对27幢学生公寓进行了线路改造,并安装了智能控电系统,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将普通灯管更换为T5灯管,T5灯管每支比普通灯管节约12瓦/小时,全校共安装近4000支T5灯管,仅此一项每天的节电效果便很明显。

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智能控电系统的使用,让内江师院尝到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甜头。但学校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超前的思维,着手节能监管平台的建设。学校于2010年启动了此项工作,通过深入调研,精心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于2012年4月份申报全国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示范学校。

节能监管平台的建设,是学校开展节能工作的必由之路。通过平台掌握第一手的能耗数据和相应每生能耗情况,利用对数据的调查、分析、统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确定建设重点、实施步骤,形成综合节能中长期建设规划。通过节能建设项目生成的数据逐步完善能耗监测管理平台。能耗监测管理平台的建立将为管理节能提供优良的工具。利用节能设备和能耗监控设备的支撑,对学校能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控制;整合收费项目针对每生、部门、房间或设备的能耗情况进行计费、收费;自动生成能源管理的各项报表和数据;辅以能耗模型、指标进行能耗分析,支持学校能源及成本方面的决策管理,从而实现学校对节能和能源管理的目标。在能耗监测管理平台建立的基础上,内江师院将针对生活热水、水电智能、健康饮水、空调节能、公共照明、安全校园等节能重点难点展开节能工作。学校将使用智能电子远传水电表,替换原有水电表系统;采用远程数据收集取代原来古老手工抄表方式,提升数据收集效率及准确性;加强对给水管网的监控,减少、控制跑、冒、滴、漏现象;同时,根据能耗数据,建立部门能耗指标。

2012年7月,内江师院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方案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的评估。该校成为了全国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示范学校,获得了国家财政部220万元的专项建设资金,并将获得四川省财政厅的专项配套资金。在当年全省共10多所高校申报,获得四川省住建厅评审通过的有 4 所,最后通过国家住建部专家评审通过的四川高校有3 所。内江师院是2008年以来的全国191所申报成功高校之一,是四川省9所申报成功高校之一,也是川南片区第一所申报成功的高校。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使内江师院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内江师院秉承节能降耗的理念,以引进节能技术为抓手,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节约型校园建设之路,形成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下一步,内江师院还将把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念贯穿新区建设的全过程,打造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内江师范学院)

编辑:苟 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