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我校的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方案通过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评估,正式成为第五批国家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高校。作为川南片区第一所申报该项目成功的高校,2015年,我校决定在此基础上申报并创建“国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和“四川省高校节约型校园”。
2015年以来,我校在原有“节约校园”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四川省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通过成立节约型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增加相关投入,积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推广使用节能新产品等措施,不断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践行节约,食堂在行动
新年新气象,2015年,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食堂节能探索,对五食堂进行了灶具燃控设备改造,现已将原有的鼓风式灶具全部更换成节能灶具,既消除了大部分噪音,又降低了能源消耗,达到了节能要求。
节约粮食方面,“光盘行动”仍在继续。饮食服务中心通过加强对员工节约意识的培训,已经形成良好的校园节约风气。通过在食堂门口悬挂横幅的方式,呼吁师生节约粮食。针对有同学吃饭时剩菜剩饭的浪费现象,食堂设立了专门的剩菜剩饭倾倒点,便于剩菜剩饭的回收利用。此外,在进行食材的采购时,食堂也力求做到精打细算。“一棵大白菜,菜叶拿来炒素白菜或者回锅肉,剩下的菜根还会留着做成泡菜自己吃。”饮食服务中心邓海成主任介绍说,“尽量不要浪费饭菜,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吃饭的时候尽量少打饭,不够可以再添,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浪费。”
同时邓主任还说:“同学们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高,节约粮食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同学们一起努力才行。”
科技创新,助力节能
科技创新是实现节能节气的重要环节,用科技手段推进我校节能节水的进程,是我校今年力推的重要手段。我校自2008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引进“空气源热泵中央热水机组”——公共浴室供热系统。这项系统不仅解决了学生洗澡难的问题,拆除了耗电高的电热水器,还大大降低了热水的成本。“以前用热水器的时候,五毛二分钱一度的电费,我们寝室一月花费有时都会过百元。热水器拆除后,寝室的月用电费用仅为十多元钱,简直是太好了!”来自体育学院的邓玉梅高兴地说到。
不仅如此,学校还大力推进绿色照明,并对学校公寓进行了智能控电系统全面改造。自2013年以来,我校开始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对教室、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楼等公用场所投入几百万来更换节能灯管,新的LED电灯相比以前T8节能灯,节能优势更加明显。新更换的LED节能电灯可以做到有人走动时,自动开灯,人走灯灭,避免忘记关灯导致的浪费。而控电系统的安装,不仅保证了学生的用电安全,杜绝了使用大功率电器和偷电现象,还达到了预期的节能效果。利用网络远程管理的智能供电系统,不仅能随时监控用电情况,也让交电费方便了不少。
2008年我校开始启动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准备工作,并在2014年1月经省住建厅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现已运行一年。节能监管平台每月会对学校的总能耗及各建筑能耗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统计,为学校制定下一步能耗管理政策奠定了数据基础。多次及时监测到漏水、偷电、漏电等现象,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避免了能耗损失、利益受损,督促能耗管理职能部门加强用能收费管理,降低了学校的能耗损失。
实践中反思,行动中总结
在推动节约型校园的工作中,问题与困难不可避免的。后勤处副处长黄长元表示,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各种自动化办公设备发展迅速,新增设备量和改进设备量不断增长,特别是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导致能耗需求上升,用能总量持续增长。此外,师生员工的节能意识还需加强,学校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节能与环保宣传,广大师生员工也有较强的节能意识,但在公共场所如教室、办公室等的电能管理上还有未到之处,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如何提升师生员工的节能意识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黄处长强调,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高尚传统,进而推动全民节约意识的增强,使中国的传统节约文化得到弘扬。勤俭节约从学校抓起,可以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增强对全社会的节俭氛围的营造,推动节能科技研发,进而推动全社会的节能工作,还能有效降低高校办学成本,促进学校自身发展,提高办学效益,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缓解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除了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我校针对学生的节能宣传教育工作,也将会围绕”课程与讲座、实践、宣传与普及”展开,为我校成功创建节约型校园做好充分的准备。
2015年,我校创“国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和“四川省高校节约型校园”工作已经完成过半,今年年末力争实现人均用电量下降15%,实现年节能700吨标煤,年节水17万吨的标准。后勤处向泾源处长呼吁全校师生都积极投身到我校创“国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和“四川省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工作中来,争取在2015年8月通过“国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评估验收,2015年年底实现“四川省高校节约型校园”工作评估验收。“不仅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榜样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走入社会,引领社会,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后勤处处长向泾源说。
|